新闻中心

湖北房县节水型社会创建硕果累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节水先锋

■张启龙 石明鑫


  6月25日,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化龙堰镇上营村节水蔬菜基地在一排排滴水水管滴出的水滴滋润下,挂满枝头的红彤彤西红柿长势喜人。据基地老板介绍,房县水利和湖泊局在蔬菜基地大棚四周修建了节水渠道,每个蔬菜大棚也安装了滴灌设施,无论旱情再严重,这里的蔬菜都是丰收。当地农民通过租赁土地、入股分红和入园打工,每个农民年均收入达到2.5万元。
  房县境内有堵河、官山河、南河、北河四大水系,但受县域内小气候影响,一直是夏汛冬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资源型缺水问题突出。
  2018年,房县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节水型社会试点城市以来,针对缺水的县情,跑出“生活节水+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的“三驾马车”,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全县实际取水量降幅12.2%,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降幅32.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22.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增幅达4.76%。
  该县在城关、野人谷、化龙堰、窑淮、土城等中部平坝乡镇实施农业节水改造项目,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1万亩。将粤能(房县)生物质能发电工程作为节水“试验田”,采用先进的用水工艺和水处理技术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完成注水泵、耗水设备、循环水系统节水改造和无水绿化试验,节能改造后的企业年均节水16.4万立方米。同时,实施供排水管网升级改造,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100%。
  近三年,房县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实施全社会全域性计划用水、定额用水、计量用水。目前,全县用水户全部纳入计划用水管理,取水许可证实行台账管理,农业灌溉采用工程高效节水方式,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至0.9,规模以上企业用水计量设备全覆盖,工业用水计量率达100%。
  房县采用差别水价、树立节水标杆等措施,促进3家高耗水企业对废水深度处理和达标再利用;对新建企业和园区开展节水评价,在规划布局时,统筹供排水、水处理及循环利用设施建设,推行企业间的用水系统集成优化。落实居民用水阶梯水价、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避免水资源浪费。
  此外,该县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节点,深入乡镇、村广泛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教育。为了从娃娃开始抓节水,县节约用水办公室、水利和湖泊局投资县东城小学建设节水教育基地,每年接待近万人观摩学习节水新工艺、新技术。三年来,完成举办节水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培训活动30余场次,发放节水宣传图册10万余册,节水宣传海报、宣传单5万余份,张贴节水宣传标语200余条。
  该县2020年获评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目前,全县创建节水型机关事业单位56家、节水型企业8家、节水型居民小区11个,淘汰高能耗、高耗水企业5家,引进低耗水、高附加企业19家,农业节水实现粮食连续三年丰收,水利工程节水推进蔬菜、耳菇产业“抱团”发展,每年实现收入达1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