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科技创新赋能智慧水务 深度应用引领未来发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天地

■柯桥供水 金汉峰


  2020年,在浙江绍兴柯桥水务集团“智慧水务推广年”的大浪潮下,柯桥供水公司乘浪而行,积极推进智慧水务纵深应用,全面实行推广应用“硬核”考核,加速推动智慧水务成果转化落地。
  一、建设回顾
  柯桥供水公司智慧水务建设历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筑基阶段:1998年至2005年是供水信息化探索实践阶段。1998年,供水模拟调度系统开始建设,1999年底投入运行,标志着柯桥供水公司正式迈出供水信息化建设第一步。2000年,营业收费系统投入运行,彻底告别抄表、收费、开票等业务手写时代。2003年,SCADA系统建设完成,成功接过模拟调度系统的“接力棒”,调度重心从泵房单体管理转向管网全面管理。
  2.成长阶段:2006年,公司借“创现”之风,全面推进供水信息化建设,智能调度系统、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客服系统、二次供水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系统等如雨后春笋般的应运而生,标志着公司进入全面信息化管理时代。到2016年,已基本建成覆盖公司主要业务的信息化系统。
  3.升华阶段:2017年,集团正式启动智慧水务五年建设规划,根据“顶层设计、标准引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系统整合、新老衔接,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24字建设方针,围绕集团“一中心、一张网、一平台”的智慧水务大格局,以“智慧+供水”的建设总基调,先后完成了集团数据中心与大局域网,智慧供水运管指挥平台建设,逐步整合完善了现有业务系统,增加分区计、设备管理、收集抄表等功能模块,并积极配合集团实施集团级办公自动化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及工程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三年累计新建系统12个,整合系统6个。
  截至目前,柯桥供水运管智慧平台共包括运行、管网、营销、综合、财务、服务等六大管理模块27个子系统。
  二、推广做法
  2020年是集团“智慧水务推广年”,标志着智慧水务工作重心开始由系统建设逐步转向推广应用。为切实推广智慧水务,迈实智慧水务应用步伐,公司坚持“四导促四用”,让智慧水务应用生根发芽。
  1.坚持业务辅导,使员工会用系统。通过开展“集中培训+上门指导”的方式,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智慧水务系统应用培训,强化应用普及,提高业务水平。一是集中培训,广泛推广。通过业务骨干、优秀专家集中授课的方式,推广系统作用,讲解应用流程,促进员工常学常新、入脑入心。二是分散培训,巩固成效。通过上门指导的方式,为员工现场解惑实际应用中发现的问题,提高员工实践操作能力,巩固系统应用培训成效。灵活运用OA、钉钉等线上平台,推送系统操作手册,营造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开展系统应用集中培训和上门指导共80次,其中集中培训34次,分散培训46次,总培训1214人次。
  2.坚持兴趣引导,使员工爱用系统。在手机抄表、手机派单等系统推广应用过程中,针对个别固守老系统应用模式的“保守派”老员工,公司坚持聚焦应用对象的个性问题,从培养兴趣入手,通过“年轻徒弟带老师傅”的方式进行一对一引导,让“保守派”老员工切实体会到新系统的真正价值,促使老员工从厌用向爱用转变,确保智慧水务应用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3.坚持工作督导,使员工善用系统。建立“需求建议反馈”机制,设立系统管理员队伍,开通系统问题快速交流平台,做到及时完善功能、优化性能、按需配置。坚持“以考促用”,对智慧水务系统应用重要部门进行定期理论学习和考试,并将考试结果与月度考核直接挂钩。拓宽学习渠道,积极组织优秀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同行智慧水务管理和应用的优秀经验,取长补短、共享有无。
  4.坚持督查训导,使员工常用系统。以集团智慧水务考核方案为基础,制定出台柯桥供水公司《智慧水务应用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并细化考核要求,扩展考核范围,深化考核内容。坚持每月专项考核通报,从今年4月份开始,公司共组织专用系统应用考核8次,累计考核扣分63次,考核加分19次,并通过考核逐步完善考核机制,调整奖惩力度,促进智慧水务应用常态化,不让考核、制度变成“纸老虎”、“稻草人”。
  三、应用成效
  智慧水务建设是基础,应用才是关键。
  1.智慧运行,安全供水的守护者。
  (1)漏损管控卓有成效。漏损管控一直是公司的重点难点工作,公司重点依托分区计量系统、调度系统和预警检漏系统等三套智慧供水系统,由被动检漏向主动发现转变,由大海捞针式人工检漏向精准打击式智能检漏转变,检漏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一是分区脉络更加清晰。推进分区计量建设,共建成6个一级分区,20个二级分区,125个三级分区及960个四级分区,其中三级分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0个,四级分区增加216个,以准确的管网拓扑结构为管网漏损分析提供有利依据。二是漏损分析更加高效。通过调度系统和分区计量系统,建立公司调度与供水分公司两级联动分析机制,进一步提高管网漏损发现率,系统效能逐步得到发挥。2019年分区计量系统监测漏点681个,修复漏损水量850吨/小时;2020年分区计量系统监测漏点500个,修复漏损水量达每小时704吨/小时。三是漏点定位更加精准。通过引进漏损预警仪,对一些疑难漏点进行实时定位,可将漏点位置位至米级,2020年公司利用预警检漏系统,共发现疑难漏点40个,其中DN200以上19个,节约水量61.3万吨,节约成本122.6万元。
  (2)智慧管网可视可控。一是实现供水管线“可视化”。大力推进GIS系统建设,在管网关阀分析、巡检管理、工程施工放样、维修测绘管理、报装测绘管理、内业管理、数据成果管理及数据核查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形成了完整统一的管网视图,实现公司对管网的“一张图”精细化管理,在确保测绘数据安全准确及GIS应用推广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完成GIS管线测绘及数据入库长度达到4962公里,基本实现GIS管网数据全覆盖。二是实现远程监控实时化。依据均衡分布、兼顾关键点的原则,累计设立供水管网压力点85个,流量点149个,检测水质点33个,大表远传1426个;其中大表远传数据每隔2小时上传一次,监测点数据每分钟上传一次;利用调度系统的实时监控、实时智能报警、分区计量分析及智能调度决策等功能,为供水运行调度提供依据,保障管网运行安全;通过安装小舜江一、二期总管及支线调流调压阀门,实现对小舜江一期、城区、柯北、柯西等区域总管压力的远程实时调控及分时段自动调压功能,不仅最大程度发挥了总管的供水能力,也降低了运行风险,减少漏损。
  (3)设备管理智能高效。一是大力推进设备管理信息化,将泵站设备、实验室设备、管网监测点等共5480套设备信息统一纳入设备管理系统,实现集中式智能化管理,使运维控制更精细、管理范围更全面。二是实施生产设备与现场“微控管理+”,推行生产设备“四率”管理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四率”指标(设备故障率、返修率、完好率、抢修及时率)逐年“两降两升”,延长设备“生命线”,确保设备平稳、安全、高效运行。2017年至2020年,设备完好率上升了5.5个百分点,故障率下降了2.74个百分点。三是发挥远程监控安全保障作用。积极推进供水设施、生产场所远程监控系统全覆盖建设,目前2座水厂、3座大型二次供水加压泵站及243座二次供水泵站已全部实现实时远程监控或自动化运行功能。
  2.智慧客服,为民服务的贴心人。公司始终以智慧水务为核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坚定智慧为民的建设理念,全心全意在服务上智慧升级,提升用户满意度。
  (1)用水服务更人性化。智能决策替代人工计算,利用MIS系统、小表远传系统,强化用户水量智能决策分析,通过智能比对分析用户水量,形成水量异常清单,及时通知用户水量异常信息。短信通知替代张贴通知,通过完善用户短信平台,收集用户基础信息,及时通知用户用水量、水费、欠费信息及停水通告等内容,供水服务效率明显提升。2020年,用户联系方式收集率已达到100%,准确率达到98.8%,累计发送水费账单短信192.3万条,水费催缴短信45.5万余条,停水短信44.1万条,温馨提示30.1万条。全年累计接听用户来电4.92万起,各类咨询和服务事件3.74万起,其中上门服务8707次,服务满意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2)业务办理更便捷化。在推出支付宝、微信在线缴费和营业窗口扫码付费功能等基础上,在“柯桥水务”微信公众号、浙里办、政务服务网同步推出办理功能模式,20项供水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申请、业务查询等功能,实现线上线下服务同步化,其中18项实现“掌上办”、居民服务事项实现“一证办”、办理申请报送资料削减80%。
  (3)水费查缴更多样化。创新营收模式,从原有的银行代扣、上门缴费、便民中心、村邮、托收等5种查缴模式扩充了微信、支付宝等2种线上查缴模式,使用户缴费更加便利。其中微信、支付宝查缴占比逐年上升,2020年同比2017年分别增长7.69个百分点和6.9个百分点。此外,2018年公司积极推行电子发票,每年减少纸质发票支出约12万元。
  3.智慧企管,高效工作的小助手。
  (1)流程流转更加顺畅。积极发挥OA系统辅助作用,实行全流程电子化,强化OA流程处理时限考核,逐步消除纸质流程,杜绝了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现象,工作效率更加高效,信息传递更加准确,办公成本也有所下降。目前OA系统主要有资讯发布、综合管理、工程管理等9大类共69个流程。自2018年4月正式应用以来,已有注册用户612个,发布信息3000多篇,完成流程任务1.17万条。
  (2)抄表质效全面升级。利用手机抄表,“三率”指标(抄见率、正日率、正确率)进一步提高,实现全方位抄表监控,有效防止估抄、漏抄等现象。2020年,手机抄表率达到99.5%,正日率达到96.9%,与去年相比上升了10个百分点。无人抄表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通过水表度数实时远程传输到总公司营收系统,实现数据实时读取和智慧远程抄表。目前已累计实现172个小区11.45万户用户水表远程抄表功能,其中已接收的132个小区共计9.06万户。
  4.智慧网管,系统保障的警卫员。智慧网管是智慧水务日常运行的基础与保障,没有通畅的网络、稳定运行的服务器,根本就谈不上智慧水务。
  (1)日常监管,精准有效。一是做好集团级大网络管理,充分利用网络安全信息系统、上网行为管理系统等软硬件系统,实现规范上网、及时补丁、定时杀毒,净化网络运行环境。二是强化网络日常巡检,采取机房内部每日巡检、网络设备季度巡检、服务器早晚巡检的方式,确保整体网络高效稳定运行。三是优化网络参数配置,使集团各子公司既能享受独立网络空间的自由,又能享受公司核心机房带来的便利。
  (2)应急管理,充分冗余。一是实施服务器虚拟化,将保密等级不高的系统转入虚拟化服务器中,确保不因单一服务器故障而导致系统宕机,目前已完成营收系统、调度系统等21个子系统的服务器虚拟化工作,系统运行稳定高效。二是利用灾备一体机热备系统及数据,保障各项系统在宕机时及时启动热备系统,确保系统运行连续性及数据安全性。三是严格按照数据安全管理要求,通过人工方式定期做好数据备份归档工作。
  四、下步工作
  1.开展系统集成,加速数据融合。2021年,公司将根据智慧供水业务需求,全面梳理并逐步整合业务系统,以目前“1+6+N”智慧供水业务体系为基础(1个智慧供水平台,6大管理体系,N个子系统),逐步整合业务功能相近、关联较高的子系统,通过系统嵌入、合并关联等方法,逐步形成以GIS系统、客服系统、OA系统和财务系统为核心的4大系统应用平台,实现架构融合统一、数据互联共享。
  2.强化工作督导,提升应用能力。继续优化智慧考核管理体系,设置累进制扣分制度,加强考核督查力度;改变单纯的考核扣分机制,增加奖励机制,真正实现奖优罚劣,拉开部门或分公司间分值差距,提升公司干部职工系统应用积极性;组建分区计量建设应用管理团队和制度流程化管理团队两个系统应用推进团队,由公司副总以上领导干部担任团队负责人,根据业务要求分配工作并定期交流督导,使系统应用更加高效,更有深度。
  3.提升数据价值,增强服务能力。目前高层小区远程抄表系统已覆盖至整个柯桥区,大用户远程抄表也将覆盖至2000吨以上用户,公司计划全面推出高层小区用户与2000吨以上大户用水异常服务短信发送工作,提升服务能力。同时,积极与燃气公司合作,开展城区用户数据关联,实现营收数据共享与零度表互查等目标,届时可利用双方数据比对,进一步加强用户管理,提升用户信息收集率,大幅提升零度表用户排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