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黄岩自来水公司全力保障城市“血脉”安全畅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供水之窗

  打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就“哗哗”的往外涌,流进了千家万户。
  “现在的自来水水质好,水压也足,我们都很放心的使用。”家住浙江黄岩环城南路的郑师傅一说起自来水,不禁竖起大拇指称赞。
  近年来,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不断加大对供水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先后实施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等工程,该区的供水管网布局日趋完善,供水服务水平也不断提高,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

  日供水规模将达到40万吨

  近日,黄岩自来水公司厂区内机械轰鸣,黄岩水厂二期工程桩基施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工人师傅们一边用吊车将桩管吊到静压桩机上,一边操作静压桩机将桩管打入地下。

  “二期设计供水规模20万吨/日,加上一期供水规模,黄岩水厂供水规模将达到40万吨/日,将满足黄岩相当长时期发展对用水的需求。”黄岩自来水公司总经理王俊庚表示。
  黄岩区的自来水主要由黄岩水厂供应,以长潭水库为供水水源,现有供水能力为20万立方米/天,水厂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实现了自动化实时监控,实现持续安全稳定、优质节能运行,出厂水水质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为防止单一水源的供水隐患,该区于2018年建成以西溪、佛岭水库为水源的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工程总投资11769万元,两水库每年可联合供水750万立方米,应急供应35天。
  “即使长潭水库出现供水安全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佛岭、西溪等几个水库实施多库联动,为城乡群众提供安全用水保障。”王俊庚说。
  出厂水浊度小于0.1NTU
  “为保证供水水质,我们制定了各项水厂内控标准,各工艺控制点均安装了过程检测仪表,做到所有运行数据24小时在线检测,正点记录并做好数据分析工作。”黄岩水厂厂长郑刚说。
  该公司每年定期对清水池、平流沉淀池和滤池等净水构筑物进行清洗,确保供水水质和净水设施的清洁。根据长潭水库原水调查与检测分析配置聚合氯化铝、高锰酸钾、石灰等药剂,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采购药剂并加强药剂的监督检查,确保药剂符合生产标准。建立了高标准的水厂化验室,与环保部门保持着密切联系,每年对长潭水库水源水进行水质调查分析。
  “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出厂水的浊度为1NTU左右,我们黄岩水厂出厂水的浊度要小于0.1NTU。”郑刚说。
  “为保障水质安全,我们建立了三级水质检测制度,定期对原水、出厂水、管网水进行监测,掌握水质动态。”王俊庚说。该公司在供水范围内设立21水质采样网点,每两个星期,由台州市水质检测站定期对这些网点进行采样和分析检测。
为加强对出厂水的实时监管,该公司将出厂水的浑浊度、余氯、PH等要素通过无线监测设备,实时连接到浙江省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局的饮用水卫生水质在线监测平台,实时接受卫生监督部门的在线监管,全力守护“舌尖上的饮水安全”。
  实现从“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变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优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我区按照“补短板、强监管、走前列”的要求,认真谋划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加快实现农村群众由“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变。
  自2018年黄岩启动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专项行动以来,当年建成上垟乡董岙等6个村的供水工程,提升人口0.55万人。2019年投资2.61亿元,建设完成城市管网延伸工程一标段和二标段,完成宁溪水厂和屿头水厂改扩建及10座单村联村水站,完成“一户一表”改造11576户,提升人口16.97万人。2020年是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的决胜和收官之年,投资2.5亿元提升4.75万人的饮水条件,实现了农村群众由“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变。

  “在抓工程建设同时,我们狠抓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王俊庚说,为实现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可靠运行,促进农村供水工程长期、安全、可持续发挥效益,制订了《黄岩区农村饮用水区级统管长效管护办法(试行)》,实现统一设施管理、统一运行管理、统一水质管理、统一维修养护管理。

(林 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