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胜利油田供水分公司:革新方法找对了 药剂费用降下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天地

■胜利供水


  省下的就是创效,节约的就是控本。2021年1至3月份胜利油田供水分公司在药剂管理上,建立“项目+人才”共同参与,共同革新创新的模式,利用技术和管理双管齐下的运行作用,在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的前提下,药剂总成本与2020年同期相比减少了30.79%。
  这些成绩的取得,看似平常,却彰显着生产技术管理中心和各个水厂精益求精、一心为民供送好水的不变信念和初心使命。在制水工艺环节中,原水水质好坏,直接关系着药剂成本的增加或降低,是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和制约因素,优质的原水可减轻水厂水处理负担。生产技术管理中心作为公司药剂主管部门,通过合理调整公司各水库引水时段和引水量有效改善原水水质、加强各种药剂的科学优选与调整、组织召开各板块现场技术交流、及时协调解决工艺设备存在问题等方式,为基层药剂管理水平提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降低药耗成本需要全员动脑筋,更需要生产技术管理中心的政策与措施的保障,只有上有节约控本措施,才会形成下有应对举措的良好局面。
  生产技术管理中心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部门,在针对八个水厂和三个污水厂的水源逐一细化分解药剂成本、强化药剂科学管理水平等工作部署下,药剂成本控制也带动起各制(污)水厂主动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他们坚持运用2020年形成、固化、并逐渐成熟的“每周最佳药剂投量烧杯试验与季度药剂选型”这些“规定动作”,确保不同时期、不同水质条件下最优混凝剂的使用;同时,在统一协调下又自主创新,坚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推进除铝项目改造,全面消除余铝超标;利用新型消毒系统试验,提升出厂水水质;开展同原水、同工艺运行对比,寻找工艺最优运行方案等活动,从药剂本质上进一步提高药剂混凝效能,科学降低药剂消耗量。
民丰水务项目部首席技师张永慧看到水厂PAM(絮凝剂)投加中,成本居高不下,同时设备部件均为进口,维修成本高。如何在水质提升中,有效减少和降低成本?为此,项目部在年初主动给他加压,下切计划确立年度挑战目标,立项《水厂PAM投加装置改进》项目。背着这个“大课题”,他一边利用“人才+技术和技术+人才”水厂创新创效新模式,集中力量攻关;一边在生产运行中,通过观察、比对,再观察、再比对,最终完善了PLC 程序,不仅节约了三万多元购买更换PLC的费用,还减少了人员手动投加PAM(絮凝剂)药剂时间,出厂水质更加稳定。自去年12月份以来,民丰水厂共有6项成果从孵化转为产出,截止三月份创效十多万元。
  供水分公司辛安水务项目部倡导“人人都是节能手,人人都是分析员”活动,要求各各班组在下班前都要计算出本班所消耗的药剂、电量以及供水量,统计结果纳入“班组最优竞赛”,进行月度奖惩公布。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员工观念转换,培养员工自主管理、良性竞争和主人翁的责任意识。
  碳源的投加是本地区污水厂药剂成本的重头戏。由于污水厂出水TN受到回流比和C/N的影响,单纯按进出水TN进行调控,有可能会造成碳源药剂的浪费。南区污水厂运行工作人员在实际运行工作中发现,每一个数值的变动都会给工艺运行带来不同影响,而这种影响又会作用于下一个环节。检测数值偏大,药剂投加就会越大,药剂成本就会增加;相反,药剂投加量少,成本投入就小。
  为此,运行人员在公司生产技术管理中心的鼓励支持下,开展技术攻关破解难题行动,生产中的老大难问题,成了攻坚创效中提质提效见成绩的突破口。市政污水工首席技师徐红艳带队伍主动转观念、动脑筋、想办法,向控制总氮这一顽疾发起总攻。每天对生化池各段溶解氧(DO)浓度进行测定,并实现一次次比对,一次次分析,一次次改进。最终,在保证出水稳定达标的前提下,就像变魔术一样,碳源单耗持续降低,由1、2月份的200mg/L,降到3月份的170mg/L,有效降低了20—30mg/L以上;不但如此,整个污水厂运行工艺的单方水电耗也降了下来,几项节约成本合计达到万元。
  与此同时,在“省下的就是创效”意识下激励下,2021年初公司组织污水技术人员召开污水运行提质增效专题会议,重点针对碳源投加问题进行集体攻关,并在后期积极推进工艺整改进力度,通过及时更换故障回流泵、加强对生化池好氧区末端DO的控制摸索等措施的实施,在保障污水工艺高效运行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碳源投加量,实现革新、发明从孵化到应用的大变身,在主动推广应用到污水处理的各个环节,让每一个岗位都成为了效益增长点,效益可控点。同比2020年3月份碳源单耗降低269.2mg/L,有效降低了100mg/L。
  “2021年,我们将继续推行科学先进的药剂管理方式方法,重点剖析存在问题,”供水分公司生产技术管理中心主任师谢建国说:“在确保优质供水的基础上,探索更大的药剂节能空间,不断推进节能创效工作走深走实,竭力为油地居民用水户提供更优质、更合格、更健康的好水。”